10 2023 Oct
至合涉外法律观察及业务动态(2023年第五期)
/ 首页/ 专业成果/ 至合涉外法律观察及业务动态(2023年第五期)
作者:至合涉外委

至合观察



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发起反补贴调查答记者问时表示,欧方发起此次反补贴调查仅依据对所谓补贴项目和损害威胁的主观臆断,缺乏充足证据支持,不符合世贸组织相关规则,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来源:商务部网站)


海关总署关于全面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的公告


为全面防范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对食品安全造成的放射性污染风险,保护中国消费者健康,确保进口食品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食品安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以及世界贸易组织《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有关规定,海关总署决定自2023年8月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来源:海关总署网站)

商务部公告2023年第34号 2024年食糖、羊毛、毛条进口关税配额实施细则


根据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令2003年第4号(《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管理暂行办法》),商务部制定了《2024年食糖进口关税配额申请和分配细则》和《2024年羊毛、毛条进口关税配额管理实施细则》,现予以公告。
 
(来源:商务部网站)

《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自2023年9月1日起生效


为了维护在国外的中国公民、法人、非法人组织正当权益,规范和加强领事保护与协助工作,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本条例适用于领事保护与协助以及相关的指导协调、安全预防、支持保障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事保护与协助条例》自2023年9月1日起生效。

(来源:国务院网站)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第四批涉“一带一路”建设典型案例


这次发布的12个典型案例,涉及国际货物买卖、独立保函、信用证、审计侵权赔偿、保险人代位求偿、金融衍生品交易、法律服务合同、股权转让等涉外商事纠纷的多个类型,还有认可和执行香港仲裁裁决、承认和执行外国民事判决案件,都是“一带一路”建设中常见的案件,所涉法律争议具有很强的代表性。人民法院在这些案件的审理中,对疑难复杂问题作出清晰回应,对于统一裁判标准、完善审理规则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全面恢复进出我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


在上海、深圳邮轮港口试点恢复国际邮轮运输的基础上,经商有关部门,决定自本通知发布之日起,全面恢复进出我国境内邮轮港口的国际邮轮运输。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集装箱航运市场:新船运力创纪录


BIMCO发布的最新集运市场预测指出,在需求端,2023年全球集装箱运输量增速为-0.5%~0.5%,2024年将增长3.0%~4.0%。综合来看,去程航线和区域贸易航线箱量将小幅上升,预计2023年的增长率为0.0%~1.0%,2024年为3.5%~4.5%。BIMCO认为,由于企业和消费者的财务状况紧张,许多关键航线的贸易量复苏将推迟到2024年。衡量制造业活动的全球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在过去11个月中有10个月处于收缩区间(低于50)。

(来源:上海航运交易所网站)



至合案例(本期节选)


1、沈静律师为中国进口铜原料联合谈判小组(“CSPT”)起草的《仲裁结果评价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提供法律意见。


2、沈静律师为某央企客户拟开展的有色金属跨国贸易业务提供全面的制裁合规意见以及与业务履行相关的法律建议。


3、沈静律师为某央企客户与外商之间的铜精矿国际贸易业务出具法律意见书。


4、沈静律师为某国企客户拟在新加坡对涉台企业提起的诉讼程序之管辖与风险出具法律意见书。


5、沈静律师为某国企客户与外商有关远洋运输费用纠纷出具法律意见并起草相关文件。


6、沈静律师为某外资企业与某英国品牌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经销合作提供法律建议。


7、俞敏律师、傅译莹律师为上海某高校与境外某著名高校工程学院开展4+1合作项目提供法律建议。


8、李毅杰律师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2023修订)》向班轮企业出具法律意见书。


9、李毅杰律师就《港口法(修订征求意见稿)》代表委托人递交修订征求意见。


10、李毅杰律师向货运代理企业开展涉南美国家无单放货事宜司法前沿及合规讲座。


至合观点


《浅析英国Misrepresentation Act 1967在国际贸易领域的适用》


大宗商品的跨国贸易中,中间贸易商同时与上游企业、下游企业磋商并最终签订背靠背合同为常见的贸易手段。由于中间贸易商并不直接占有、管领货物,对货物的质量、外观等关键因素存在信息壁垒,一旦实际交付的货物与双方磋商过程中所做陈述不符,即使陈述内容并未明确约定在合同中,陈述方也存在违反英国错误陈述法案Misrepresentation Act 1967的风险。


本文简要介绍了Misrepresentation Act 1967对于欺诈性错误陈述、无害性错误陈述与疏忽性错误陈述内涵的定义以及相关法律后果,并结合律师实际处理的案例分析该法案在国际贸易实务中的适用。



编委会成员:沈静、李毅杰、方嘉怡、周子康

主编:沈静律师

副主编:李毅杰律师